首先,设计阶段需匹配产品轮廓:通过3D扫描或精准测绘,确保内衬与产品零配件无缝贴合,避免运输中的位移风险。
其次,密度选择是关键——高密度EVA(如45°)适合承重需求高的电子产品,而低密度(28°-38°)更适配轻量化包装场景,兼顾缓冲与减重。量产前务必进行跌落测试,模拟实际运输环境验证内衬抗冲击性能。
此外,表面处理工艺(如覆膜、火焰处理)能增强内衬与包装盒的摩擦力,防止滑动。对于量产客户,建议采用模块化模具设计,既能快速调整适配产品迭代,又能通过批量开料降低边际成本。掌握这些技巧,EVA泡棉内衬将从单纯的保护层升级为提升品牌附加值的“隐形工程”。
以上资讯是五周泡绵小编为您整理编辑,更多关EVA泡棉的资讯,请持续关注,欢迎随时来电咨询:139-1263-3184 伍小姐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uzhoupaomia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