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厚度与缓冲性
实测显示,1-3mm薄型PU海绵适合手机壳、眼镜盒等轻量化场景,其高密度特性(80-100kg/m³)能分散局部压力;而5-10mm的中厚层(密度50-70kg/m³)更适合精密仪器包装,跌落测试中可吸收70%冲击力。
2. 重量与成本的平衡
每增加1mm厚度,包装重量约提升8%,运输成本增加5%。建议电子产品选用3mm+防水PU海绵层,既能防震又控制成本;家具防撞条则推荐8-10mm低密度款,兼顾缓冲与性价比。
3. 场景适配公式
根据产品重量选择厚度基准值:重量≤1kg用3mm,1-5kg用5mm,>5kg需8mm以上。特殊易碎品可按公式:厚度(mm)=产品重量(kg)×2+脆弱系数(玻璃类取3,精密元件取2)。
评测结论:优先考虑产品防护需求,结合跌落测试数据选择PU海绵厚度。建议采购时索要压缩测试报告,重点关注50%压缩形变下的回弹率(应>90%),确保长期使用不塌陷。
以上资讯是五周泡绵小编为您整理编辑,更多关PU海绵的资讯,请持续关注,欢迎随时来电咨询:139-1263-3184 伍小姐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uzhoupaomia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