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. 按重量匹配密度梯度
高密度PU海绵(60-80kg/m³)适合作笔记本、摄像机等重设备底层,能分散75%以上的冲击力;中密度(40-50kg/m³)建议用于手机等中型设备的四周包裹层;关键部件区域可叠加3mm厚超软海绵(25kg/m³)提供额外缓冲。实验显示这种分层结构比单一密度方案抗跌落性能提升60%。
2. 定制镂空包裹法
采用三明治包裹法时,注意两侧预留3-5mm的活动余量。相机镜头、电脑散热孔等区域,用激光切割制作精准镂空结构,既保证包裹率超过85%,又能维持设备正常散热。避免整面贴合的「闷包」方式,否则会导致内部湿气积聚。
3. 定期状态检测
PU海绵在使用18个月后,回弹率会下降30%以上。建议每季度进行压缩测试:将海绵置于40℃环境静置12小时后,按下5mm深度应在3秒内复原。若出现永久变形超过15%,需及时更换内衬以保证防护效果。
掌握这些技巧,能最大限度发挥PU海绵97%的吸能效率,构建更科学的电子设备防护体系。
	
	以上资讯是五周泡绵小编为您整理编辑,更多关PU海绵的资讯,请持续关注,欢迎随时来电咨询:139-1263-3184   伍小姐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uzhoupaomian.com
	
 
	

 
 
 
		 
 

